這次很高興能夠試玩到 Sony 的全幅新機 – Sony A7R。
相信很多人在 A7R 即將推出時,都抱持了很高的期待,
這幾年全幅機的體積與價格不斷的往下修正,跟過去的市場狀況有很大的不同,
我也一直在期待是否有廠商會推出畫質優異的小型全片幅單眼相機,果然讓我等到了!。
A7R 的基本性能,以及開箱介紹,網路上已經有很多清楚的分析,
本篇測試不再針對全面的基本性能來一一解說,我將會以一個全職攝影師的角度,
來看這台相機能幫我做些什麼。
因為我本身長期使用全片幅的單眼相機,當然對於相機最重要的感光元件,
就會有想當高的要求,A7R不但使用全片幅大感光元件,而且解析度也相當高,
完全達到專業機種的水平。
畢竟,大尺寸的感光元件才能夠達到職業攝影的畫質要求,不論是細節或是暗部表現,
A7R都讓我非常期待
過去的觀念一直把"輕薄好攜帶"與"畫質不該強求"這兩件事情畫上等號,這也是我們即便是外出勘景,或者只是拍攝一些 demo 用的畫面,
依然必須要背著龐大的相機與鏡頭群出門。
而 A7R 剛好就符合了體積輕小,加上畫質很優異這兩個我很在意的關鍵點,
是這次能夠測試A7R 也讓我特別期待,再加上可以透過轉接環轉接我手邊的其他鏡頭,
這像我這樣有多種不同廠牌鏡頭的用戶來說,真的有很高的吸引力。
*所有照片點了之後都會有原尺寸的圖檔可以參考
相信很多人在 A7R 即將推出時,都抱持了很高的期待,
這幾年全幅機的體積與價格不斷的往下修正,跟過去的市場狀況有很大的不同,
我也一直在期待是否有廠商會推出畫質優異的小型全片幅單眼相機,果然讓我等到了!。
A7R 的基本性能,以及開箱介紹,網路上已經有很多清楚的分析,
本篇測試不再針對全面的基本性能來一一解說,我將會以一個全職攝影師的角度,
來看這台相機能幫我做些什麼。
因為我本身長期使用全片幅的單眼相機,當然對於相機最重要的感光元件,
就會有想當高的要求,A7R不但使用全片幅大感光元件,而且解析度也相當高,
完全達到專業機種的水平。
畢竟,大尺寸的感光元件才能夠達到職業攝影的畫質要求,不論是細節或是暗部表現,
A7R都讓我非常期待
過去的觀念一直把"輕薄好攜帶"與"畫質不該強求"這兩件事情畫上等號,這也是我們即便是外出勘景,或者只是拍攝一些 demo 用的畫面,
依然必須要背著龐大的相機與鏡頭群出門。
而 A7R 剛好就符合了體積輕小,加上畫質很優異這兩個我很在意的關鍵點,
是這次能夠測試A7R 也讓我特別期待,再加上可以透過轉接環轉接我手邊的其他鏡頭,
這像我這樣有多種不同廠牌鏡頭的用戶來說,真的有很高的吸引力。
*所有照片點了之後都會有原尺寸的圖檔可以參考
雖然拿到相機的時間沒有很長,加上只有過年前幾天還稍微晴天,後來都再下雨,所以只簡短的在台北的街頭拍攝了一些照片。

首先是關於畫質的部分,搭配的鏡頭同樣是這次新推出的 ZEISS FE 35MM F2.8,
兩者相搭配的表現非常的好,透過 LIGHTROOM 處理檔案就知道,
保留的細節非常豐富,尤其在拍攝雲層的部分
兩者相搭配的表現非常的好,透過 LIGHTROOM 處理檔案就知道,
保留的細節非常豐富,尤其在拍攝雲層的部分
由於原圖的品質非常好,所以我們後續再經過更複雜的加強對比等後製,
還能保持很好的階調,對於拍攝各種類型的題材,相信都有很大的幫助。
還能保持很好的階調,對於拍攝各種類型的題材,相信都有很大的幫助。
另外我們可以透過 100% 裁切,看到畫面中央的學校窗戶,
即便是在很遠的地方用 35MM 拍攝,精過裁切能夠清楚的看到窗戶裡面窗簾的摺皺,
我想不用多加說明,就可以明白 A7R 至少在畫質這點上,真的完全達到專業水準。
同樣裁切的例子
即便是在很遠的地方用 35MM 拍攝,精過裁切能夠清楚的看到窗戶裡面窗簾的摺皺,
我想不用多加說明,就可以明白 A7R 至少在畫質這點上,真的完全達到專業水準。
同樣裁切的例子
上腳架以 ISO200 拍攝的夜間建築,
經過裁切後甚至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建築體上的細節
A7R 在拍攝時可以透過按壓手動對焦的按鈕,產生對焦處特寫的畫面,
方便在 LIVEVIEW 上進行精準的手動對焦,
這樣的設計可以彌補了夜間拍攝可能會遇到的迷焦問題,
當然,如果是透過上腳架拍攝,更是可以輕鬆的切換到手動模式,精確的來對焦。
經過裁切後甚至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建築體上的細節
A7R 在拍攝時可以透過按壓手動對焦的按鈕,產生對焦處特寫的畫面,
方便在 LIVEVIEW 上進行精準的手動對焦,
這樣的設計可以彌補了夜間拍攝可能會遇到的迷焦問題,
當然,如果是透過上腳架拍攝,更是可以輕鬆的切換到手動模式,精確的來對焦。
拜A7R的大感光元件所賜,大致上 iso在 800
以下的畫質表現都非常優異,而以我自己的接受度來說,一路開到 iso 3200 都依然擁有很好的純淨度,相信以這樣的表現,非常適合在昏暗的場地或是夜間拍攝。
一般人在拍攝夜景時最大的問題就是手震,即便開啟了防手震往往效果也不是特別理想。手震最大的問題在於快門速度不足,一般會建議要 1/焦段 的快門速度拍攝,比較容易拍出清晰不晃動的影像,而當光圈已經沒辦法在開更大,卻要維持一定快門速時,唯有靠高 iso 來解決這個問題,這也是我為什麼會在這篇文章中一再提到可用的高 iso 這件事情。當我們使用大感光元件的數位相機時,可用的 iso 會更高,就更容易讓我們在拍攝夜景或是微光環境時保持足夠的快門速度,以達到在夜間拍攝清晰影像的目的。
另外一點,相機 A7r 有配置電子觀景窗,透過觀景窗拍攝還有個很大的目的就是幫助相機的穩定,讓相機緊緊的貼在眼睛前,同時也是利用身體來穩住相機。
由於 A7R 有翻轉螢幕(可上翻與下翻),對於拍攝這樣低角度的照片來說,的確是方便的不少。
我相信在一般隨身機的競爭裡,夜拍永遠都是最大的問題,也有非常多玩家,如果沒有腳架或閃燈,寧可在微光環境選擇收起相機,但A7R完全可以勝任。
可用的高 iso 對一般生活上的拍攝有很高的益處,因為我們有時候就是看到了那個想拍的畫面,尤其對非攝影工作者來說,我不需要處心積慮,弄了一大堆的設備只是要隨拍一兩張畫面,這時iso3200 絕對是一個很強大的武器。
同樣的,即便身處在低光源的餐廳中,依然可以很輕鬆拍出自然的照片。
而至於超過 iso3200 的部分,就必須要看每個人的接受度而定,但我認為A7R即便是開到了 iso25600,還是能保有傳統 DC 大概在 iso800~1600 時候的品質,光是這點我認為就沒有什麼好挑剔的了。
iso 6400
iso25600
在
iso25600 時色偏與雜訊都會比較明顯,但我相信這樣的品質,如果只是要應付網路上的縮圖,其實還是勉強及格的,而對於一般隨身拍照來說,這麼高的 iso 也確實讓拍攝多了很大的彈性與空間,可以想見甚至拍攝舞台、演唱會等,都會有很大的優勢。
由於有翻轉螢幕,使用較高的腳架跨過圍牆拍攝夜景時也很方便,在低 iso 的情況下可以拍出非常純淨的夜景照片。
寫到這裡,大致上把我認為 A7R 以及大感光元件最非常值得推崇的部分 – 畫質,作了簡單介紹,而在實測過程中的一些經驗,也在接下來的部分簡單分項目提一下我的看法
1.
對焦的性能,我認為能夠"調整對焦框"大小是一件非常方便的事情,這點我給予高度的正面分數,同時搭配功能鍵快速調整對焦點位置也還算方便,但無法使用相位對交系統較為可惜,我想這就是 A7R 與 A7 在這次定位上最大的差異吧,但如果是追求最好的畫質,尤其是對拍攝城市街景、風景的人來說,我想這個問題是可以忽略的,但如果需要迅速的對焦,追拍動物之類,可能 A7 會比較有優勢。
2.
握把比想像中的好握,加上有電子觀景窗,可以用很穩定的姿勢拍攝,在加上有翻轉螢幕,無論是舉高拍或者是貼近地面拍攝都非常方便。轉盤的操控性也不錯,選單也很清楚。
3.
配備全片幅大感光元,因此影像本身的寬容度與畫質絕對是最大的賣點,透過轉接環可以轉接各家鏡頭,發揮鏡頭的優勢並得到非常強大的影像品質,對於追求高畫質的玩家,A7R 是絕對可以考慮的選項。
要我來評價的話,我相信 A7R 配得上他的價位,無論對喜好高品質影像的入門使用者,或是專業攝影師想要選擇隨身機,我想A7R 絕對是現在許多攝影師關注的焦點。







0 意見:
張貼留言
Click to see the code!
To insert emoticon you must added at least one space before the code.